个人印章设计以及公示

在家这段时间,我设计了一个我专属的印章,用来进行个性化的标记。同时还有用二维码链接到这个博客的转印贴纸。这些虽然是用现代机器生产出来的,但是又极具个人特色的工业品。就正如之前文章中我设计的那个生日蛋糕一样,对于个人而言是很有纪念意义的。我在这里希望呈现它们的制作思路,如果你感兴趣的话,自然可以联系淘宝商家进行定做。
新闻公告
Author

MAO Dongyang

Published

September 23, 2025

个人印章设计以及公示

我特别喜欢购买一些有个人特色的物品,就比如专属域名,还有之前的完全表示我专业的电子邮箱ingenieur@ireste.info,现在正值毕业,我之后就会参加工作,在此之前,我想有一个自己专属的印章。不过现在印章在中国用的不多了,反而在日本用的还挺多的。中国签署文件的时候一般还是签名,或者公司的公章,个人印章往往没有什么特殊的使用场景。不过用个人印章进行一些标记还是不错的,就比如你买了一本书,买回来第一时间在首页上进行一个盖章,表示这本书是你的。看完之后在扉页上进行盖章,表示这本书已经看完了。或者是课本这种整个班级大家都有的,你要进行一些标记。那么可以用印章进行标记,区分这本书是属于谁。或者给别人寄明信片的时候,印章也可以表示你自己。这些并非必须的使用场景,但是盖章的话会更有仪式感更有趣。所以我决定去定做一个印章。

市面上已有的印章

随便在淘宝上搜索一下,你就会发现有各种形态的印章。有类似于公章的造型,长方体的造型,以及十二生肖的造型。并且大多数还是你将姓名发给他们,然后选择字体进行刻印的。字体会有一张表给你,你可以在一百多种不同的字体格式中进行选择。可是无论你选择楷书、行书还是隶书、篆书,或者宋体仿宋。这都是已经存在的字库,你甚至可以在word文档中选一个合适的字体刻上去。但是这样就丝毫没有艺术性了,如果吃的菜是预制的,那么表现我自己的印章,我不希望也是预制的,至少得有个人特色。那这个时候,我就要思考我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。但毕竟我不是平面设计专业,我无法理解各个设计所希望传达的意图。那这个时候我想到了,毛泽东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,下面的一些人给他的设计肯定是最好的,不妨查一下毛主席有什么印章吧。

灵感来源—毛主席印章

这个很容易搜索,我直接搜索“毛主席印章”,就找到了知乎的一篇文章毛主席的十大印章见过吗?最后两枚惊到了!,然后我就想从中选一个,毕竟“毛冬阳”和“毛泽东”至少有一个字是相同的。第一个我觉得太凌乱了,看到第二个“湘潭毛泽东”,就感觉很端正,并且有出生地进行区分,而且没有“毛泽东印”,这种类似于“印”的多余的字进行补充。因为很明显这就是印章,没有必要多写一个印字。如果三个字的名字要凑四个字,我宁可模仿蒋介石的“蒋公中正”1。我们应该相信陈巨来作为“三百年来第一人”的篆刻设计。既然是给开国领袖的,那他一定会最为重视,这个设计应该也是他所做的最好的。事实上,除了邓散木(1898—1963),以寿山田黄石为毛泽东刻的那枚龙纽大印,有特殊的寓意,并且作为文物极品之外,这个设计应该也算最好的。并且对于我来说也是可以模仿可以接受的。

陈巨来治印“湘潭毛泽东”

这样我为了仿照他凑满五个字,我也要加上两个字,作为出生地点。首先我考虑了“五峰”,这是我出生的县的名字。然后考虑了我出生的小镇的名字“渔阳关镇”,可以简称“渔关”。但是这种加地名的,在古代一般属于“郡望”,意思就是说这个地方的实际统治者。法国贵族名字中常见的“de”,或者德国贵族的“von”,法国贵族名字中常见的“de”,或者德国贵族的“von”,最典型的有戴高乐(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)和冯诺依曼(John von Neumann),按照字面意思理解“戴高乐”就是,高乐(Gaulle)这片地区的封建主夏尔(Charles)。但我毕竟不是县长或者镇长,写上县或者镇的名字还是有些猖狂了。并且我也不确定最终印出来的效果两边是否匹配。这个时候我看到了我在家一直居住的“古潭小区”,“古潭”和“湘潭”,至少有一个字是一样的。这样来借鉴,结果就更加可以预期。并且“古潭”是最具体的地点,甚至就是对应我经常取快递的快递室,这是有实际意义的。于是我决定了,既然主席的是“湘潭毛泽东”,那么我就来个“古潭毛冬阳”,其中两个相同的字保持不变,然后只需要设计其余三个字。然后我就把我的需求发给专业设计印章的人,因为他们有一个庞大的印章字体库,可以进行借鉴。然后给我返回了这一版。

“古潭毛冬阳”第一版

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也是很好看的,但是我个人不喜欢繁体字的“陽”字,首先是其太复杂,在我名字的三个字中显得非常拥挤,并且其破坏了4-5-6的笔画顺序,而且我出生的时候已经1999年了,我这辈子都没写过繁体字的“陽”。虽然繁体字是中国的传统文化,并且篆刻字库也一定都是繁体字为主,但这个“陽”已经不适合放在我的名字中了,否则就脱离特殊寓意与时代背景了。我要求“陽”给我改成简体。这个时候设计者给出了一个免责声明,“我可以这样设计,但如果后来别人说这样显示错的,这不是我的责任”。我当然是同意的,因为这样设计是我的意图,而这又是我的印章,责任肯定不在执行方。然后过了一天后给了我第二版。

“古潭毛冬阳”第二版

我看到之后非常满意,“毛冬阳”这三个字都融合了类似于“2”的回旋结构,保证了设计上的统一性,。而“古”又类似于一个连接着显示器的键盘的俯瞰图,表明了我“计算机工程师”的专业背景。我称赞设计师的设计之后又付了20块钱的小费。花69块得到了这样一个设计是不错的,至少我也没法想到更加好的设计了。

印章材质的选择

现在印章图案已经确定了,下一步就是决定将其刻印在某个载体上。这个传统上应该是手工刻印在印石上,由于是手工,可以想见每次刻印都有误差,所以放大了即使是相同图案印章之间的差异性。但其中更重要的是,印石本身也会开裂,这些细小裂纹才是真正起到防伪功效的,因为你无法控制印石如何开裂。即使你能很小心地把图案刻成一模一样的,上面的裂纹也会不同。不过考虑到传统制印高昂的价格,我就决定从现在机床制印中挑选一个。这就很简单了,选好能加工的材料,然后用机床刻上去。

在这些之中,我看了一些类似于公章的,这个太老气了。然后上面有一些彩绘图案以及塑像的,其中还有我的生肖兔,但是这些精细的结构可能容易损坏。毕竟如果这个印章代表这个人,那么印章的寿命显然要很长,不容易损坏。这个时候我看到了钛金属的。然后又是一个结构简单的长方体,顶部按压部分是个曲面,有简洁的科技感。我觉得这个符合我的审美,而且永远不过时,因为他是造型服从于功能的,而这个简单到无法再简单的造型,表明了他最重要的功能作为图案的载体。

钛金属印章

然后我选择的是面积最大的30毫米×30毫米的印章,当然体积更大,材料也会更贵,我的那一款要两百多,不过到时候手感也非常好,主要是比较重,你把它放在印台上,它自己就可以沾满油墨。但是这其中又有一个小知识,就是平常我们在文具店买到的,通常用来印手印的,海绵质感的印章墨水盒,实际上是印油,并不是印泥,印泥是真的是像泥巴一样的,成本更高,更加正式效果也更好。就比如“西泠”的印泥一盒也要50多元,可以用很长时间。相比于10块钱一盒的普通印油自然要贵很多。不过掌握技巧,按压上去同时施加力转一圈也有不错的效果。不过这个钛金属印章,带出去的话还要携带印泥,并且本身也比较重,便携性并不是特别好。我想到了我之前的签名章,是“trodat”的翻转印章,我就想去搜一下有没有有同款的方形印章,结果发现有,并且最大的一款还是40毫米×40毫米的,于是我又订购了一个翻转印章。翻转印章比较便携,因为他的印油和印章是一体的,

卓达翻转印章

这样我就有了两个内容相同的印章,钛金属印章用起来比较麻烦,所以只有正式场合使用。而这个翻转印章,用起来方便可以随时使用。甚至这个翻转印章印出来更加清晰,只是少了些厚重的手感与印章的仪式感。如果追求效果的话,实际上买个翻转印章就可以了,这款是最大的,也才50几块钱。并且翻转印章上面还有个滑动锁定解锁机构,需要携带的情况下就将其锁住,这样的话就不会按压之后印在别的物体上污染其他东西。而普通印章,本来就是油墨和印章分离的,不用担心这个问题。但是仍然要考虑携带之前擦干净油墨。所以还是翻转印章更简单。

针对所属物品进行标记的转印贴纸

但是有些物体表面是不适合盖章的,就比如我的Mac mini,显然你无法在金属表面盖章,并且这种需要标记的多是高价值的电子产品,所以我就想到了利用转印贴纸。但我又希望转印贴纸能提供更多的信息,这个时候就可以把我这个博客的二维码放上去了。然后我找到了这个二维码生成网站,没想到还能够放Logo,那我就直接把我的照片放上去,这样大家都知道是我,或者扫一下也知道是我了,如果遗失了,别人还能通过这个联系我进行归还。于是我就把下面这张透明背景的专属二维码给商家进行定做。

该网站二维码

定做出来效果非常好,包括我这么小的头像都是清晰的。不过贴转印贴纸的时候有讲究,就是贴完之后你把表面覆盖的胶纸撕出来的时候,要按照他发给你的教程平行物体表面侧着撕开,不能垂直表面抬着撕开,尤其是对于我这个二维码,容易把里面的像素撕掉,这样就会导致扫不出来。缺点就是黑色表面的电子产品贴上去不太好扫出来,针对黑色的电子产品,你可以选择白色的,用来提升对比度。或者尽量购买浅色的电子产品。除此之外,我觉得,这个转阴贴纸还是很好的。100个也才30块钱。这样比如公司发的耐用品,你可以第一时间贴上自己的标记,或者盖上自己的章,这样就可以避免弄混了。

印章的现代化改造

当我在寻找印章款式的时候,我有一个这样的想法。既然印章在古代印章是证明身份的,刻有自己名字的印章也被叫做“印信”,那么现在用于证明身份的不就是类似于YubiKey这样的硬件安全密钥吗?为什么不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呢?这种同类物品在不同时代的连接设计,可以体现一种时代进步的冲撞。至于如何融合,我相信这要交给专业的工业设计方面的专家,不过这个思路是可以的。就比如类似于U盘的造型,一端是安全密钥的USB插口,另一端是签名章,中间是验证器按钮,并且也可以支持NFC功能,这技术上是不难做的,毕竟印章实际上只是外壳部分。如果没有硬件安全密钥的制造资质,我们甚至可以只做硬件安全密钥的印章外壳,这样话制造以及销售会更简单。为了方便使用,类似于卓达的翻转印章可能是首选,可以在翻转印章的上部加一个收纳槽,固定装置采用USB插槽的设计,平常收纳的时候可以直接插在插口上,需要使用的时候拔下来,插在电脑的插口上,然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。为了避免分离丢失,甚至还可以配套一个连接双方的缆绳,缆绳最好拥有自动回收功能,这样完全收纳进去也可以牵着绳子拔出来。绳子连着一个标准化的模块,然后这个标准化的模块内部可以嵌入不同规格的硬件安全密钥,只用替换硬件安全必要与标准化模块之间的模具就行了。不过该产品的销售,要求顾客既对于硬件安全密钥有需求,对于印章有需求,这显然只有在正式的办公场景中才存在,所以其推销也可以重点关注对公业务,兼带个人客户的销售。毕竟从个人用户的角度上,很多人都还没有听说过硬件安全密钥。能知道这件事,就说明其对于数据安全方面不是普通顾客了。

Footnotes

  1. “介石”是字,蒋介石的真实姓名叫做蒋中正。只不过蒋介石这个名字用得太多了,大家就误以为中正才是他的字。↩︎